滴滴的系统崩溃事件持续了一整夜,不仅引起了广大用户的困扰,也连带多个与之有关的衍生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。对于这样的长时间故障,滴滴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其“底层系统软件发生故障”。
红星资本局注意到,这并非滴滴首次遭遇此类问题,近年来,每当某款APP出现崩溃后,人们往往会聚集在社交平台上进行讨论。一旦讨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,往往会引起媒体的关注,甚至有可能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榜。
以此为基准,红星资本局对过去两年中崩溃过的APP进行了不完全统计:2022年共发生了9起类似事件;而自今年开始至今,类似的事件已经发生了13起。
排除因访问量或流量激增导致的短暂崩溃,红星资本局发现APP崩溃的三大常见原因是:①系统问题,②云产品问题,③网络异常。
其中,唯品会就曾因系统问题导致业绩损失超过亿元。今年3月29日,大量网友反映唯品会无法正常访问和登录。对此,唯品会在官方微博上回应称,由于系统短时故障,包括“加购”等在内的一些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。
此外,招商证券也曾因系统问题导致APP崩溃,从而引发了广泛关注。然而,与系统问题仅影响单一平台不同,云产品的问题可能导致多个APP同时崩溃。例如在今年11月12日傍晚,淘宝、闲鱼、钉钉等多个阿里系的APP都出现了无法访问或服务异常的情况。经过调查,这些问题的根源是阿里云IoT服务API接口故障。
同样,哈啰单车也曾在2022年8月15日因为网络异常而导致部分用户无法正常骑行,这也一度登上了热搜榜。
对于如何防范这类网络安全问题,国家层面其实早已有所关注。《网络安全法》就明确规定了建设、运营网络或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的企业在保障网络安全、稳定运行方面应遵循的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。因此, 企业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和技术升级, 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。同时, 公众也应提高安全意识, 避免使用不可靠的第三方应用和服务。只有多方共同努力, 才能有效防范网络安全风险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一个老毕登免费为你解答更多软件开发疑问!
